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5卷

上海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022-11-11


为进一步推动法学法律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应用,2019年起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知网战略合作在线出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每年公开出版24卷千万字规模的大型法学法律原创学术文库,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可在线查询、下载电子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集中呈现法学法律界年度有品质、有特色的内容生产。截至2021年11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2020、2021年全部72卷2300余篇文章全面完成编辑任务,2035篇文章已在中国知网全文上线,单篇下载量高达3000次。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5卷目录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文集

主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村联勤联动站深化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
社会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调解工作为视角
上海市崇明区委政法委
以“数字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以上海市长宁区实践为例
上海市长宁区委政法委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协作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的建设构想——以在线调解平台的应用为例
上海市徐汇区委政法委
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上海市金山区委政法委

践行新发展理念 强化风险防控——上海市松江区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委政法委

协同治理视阈下商务楼宇治理现代化的探讨
上海市普陀区委政法委
多元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基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
上海市静安区委政法委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市场化运行的现状检视与优化路径——以S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为样本
上海市虹口区委政法委
市域社会全过程式多元共治的思考与探索——以杨浦滨江打造人民城市示范区的实践为例
上海市杨浦区委政法委
深耕“数字智治”全力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中黄浦区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黄浦区委政法委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社区平安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实践为例
上海市闵行区委政法委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探索——以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为例
上海市宝山区委政法委
市域社会治理视野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以上海市J区行政检察监督办公室实践探索为样本
上海市嘉定区委政法委
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价值转向与实现路径——基于上海市青浦区幸福社区建设的案例
上海市青浦区委政法委
德治教化在上海市奉贤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实践探索
上海市奉贤区委政法委
城市空间区域功能转型重组背景下的社会末梢治理创新研究——以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新华路派出所辖区治理为例
褚  强  柴俊勇
《住户守则》是减少社会矛盾的内生机制探索
汤啸天
协同治理视域下的新时代人民社区建设:以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为例
黄一欣
新时代检察机关信访申诉案件纠纷实质性化解机制研究
韩东成  张元金
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警民关系
侯晓菁  李瑞昌
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背景下优化上海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进路——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为视角
马晨贵
融合为一:以一体化推进在线纠纷解决平台的重塑
朱泓洁  王馨悦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直辖市未成年人犯罪防控问题研究——基于天津市近三年办案数据的分析
李文建  赵文静  林晓萌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法机关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机制研究———体化管理工作的浅析与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背景下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长宁区委政法委
“分”与“合”:非诉纠纷争议解决之实现路径——以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大”速裁团队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为切入点
吴瑞益  安  冉
风险防控视角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于  龙  罗  颖
基层法院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的路径探析——以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为视角
夏群佩   洪海波
新时代中国检察权的运行逻辑、范式及再思考——以检察机关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为视角
王  俊  李业青
网络空间犯罪:发展趋势、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王俊超   黄卫东
数字检察视阈下“网格+检察”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
赵  辉  陈  露
智慧网格建设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机制——基于浙江省温岭市“岭格治理”平台的研究
唐诗杭
论检察机关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职能履行与业务变革
孙  伟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为样本
米振荣等
行政法治视阈下的数字政府:文献述评与反思
刘学涛

1.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村联勤联动站深化升级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张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王高安(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顾乃明(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董姣姣(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指导处处长),姚凌虹(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指导处副处长),蔡倩雯(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指导处行政人员),王卫忠(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综合治理指导处行政人员))
内容摘要:居村联勤联动站是浦东新区党委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浦东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的一项具体行动。目前已实现建设全覆盖、力量全下沉、机制全落实、智治全应用。下一步,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规范协同高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科技赋能治理。深化思想认识,让联勤联动“强”起来;探索系统升级,让联勤联动“活”起来;优化运行机制,让联勤联动“硬”起来;健全制度规范,让联勤联动“实”起来;整合各方力量,让联勤联动“统”起来;打造品质品牌,让联勤联动“亮”起来。
关键词:浦东新区  居村联勤联动站  社会治理  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人民城市建设  市域社会治理

2.社会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区人民调解工作为视角
作者:上海市崇明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龚朝晖(上海市崇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姚斌(崇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邱岳英(崇明区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副主任),田阳(崇明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四级主任科员))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深入推进,本地民间纠纷呈现出数量上升、主体多元、情况复杂、对抗性强等新情况、新特点。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带来的新挑战,成为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需要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应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入手,通过阐释崇明民间纠纷的特点及各类调处组织的基本情况,研究分析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协同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最后提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关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力量  多元参与  人民调解  社会矛盾纠纷  基层人民调解

3.以“数字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上海市长宁区实践为例
作者:上海市长宁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孙嘉丰(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张志军(长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宋宇平(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二级主任科员),管健(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副主任),俞晴(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四级主任科员))
内容摘要:围绕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聚焦数据驱动、场景牵引、流程再造、两网融合、开放生态、功能融合、安全可控,结合雪亮工程、智能安防等重大项目的建设经验,以数字治理为载体,适时梳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认识、基本经验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面向未来,长宁区将严格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进一步培育治理整体生态防范系统性风险,以数字治理为载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审慎叠加算法推进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的“数治”素养与技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市域社会  数字治理  数据驱动

4.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协作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的建设构想——以在线调解平台的应用为例
作者:上海市徐汇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张华(上海市徐汇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课题组成员:王建芬(徐汇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纪昀(徐汇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诉源治理实质化、深度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长三角地区法院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在线调解平台是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作为实现诉源治理实质化的方式之一,如何打破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调解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其调解功能,是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及长三角地区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各个平台面临的平台发展不均、调解资源分配不均及调解经费来源单一等现实困难;最后以实现长三角诉源治理一体化为目标,就如何打造长三角地区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的资源共通共享为目标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  诉源治理  在线调解  社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调解资源共享  市域社会治理

5.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
作者:上海市金山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唐卫星(上海市金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黄杰国(金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卢坚(金山区漕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建坤(金山区委党校副校长),常菁(金山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金(金山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扬(金山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区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陈倩(金山区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室主任),侯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处干部))
内容摘要: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群结构、居住空间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社区和传统农村并存,外来流动人口与动拆迁人口交织,社会关系更加错综复杂,社会矛盾叠加凸显,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近年来,金山区坚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总结以往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四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共治平台作用,形成全市首个基层治理地方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  党建引领  四治一体  社会矛盾  市域社会治理  治理创新

6.践行新发展理念 强化风险防控——上海市松江区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作者:上海市松江区委政法委(课题负责人:陈晓军(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朱玉标(松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赵剑平(松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欧阳火生(松江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副主任))
内容摘要:市域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中观空间层面,在社会治理的三大空间维度中承担着起承转接关键功能,是近年理论界和实践界热议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松江区自开展加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以来,已经积累了系列有效的经验做法。新时期新时代,国内外发展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亟待深化推演这一重大命题。据此,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松江区实践经验,深度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前瞻性考量并设计好未来进路取向。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实践探索  进路取向  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风险防控

7.协同治理视下商务楼宇治理现代化的探讨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张伟(上海市普陀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马益群(普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荐志伟(普陀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樊燕辉(普陀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主任))
内容摘要:商务楼宇是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城市治理的范围延伸至商务楼宇对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商务楼宇社会中,楼宇利益主体多元化、公共产品需求多样化、关系联结松散化成为楼宇协同治理的主要内生推动力量。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以普陀区商务楼宇治理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商务楼宇协同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提出以楼宇治理的行动主体为核心,以资源、平台、制度三个要素为支撑的治理方向。
关键词:协同治理  商务楼宇治理  多元共治  社会治理  现代化  市域治理

8.多元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基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
作者:上海市静安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胡长春(上海市静安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课题组成员:虞浔(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万强(静安区委政法委综治工作室主任),高瀛远(静安区委政法委综治工作室干部))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带来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静安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核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化水平、现代化水平较高,同时也面临大量社会矛盾风险。在静安区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过程中,需要清楚分析新形势下的矛盾特点、发展趋势和多元主体参与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实践难题,探索具有市域特征、静安特点的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的多元化路径,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供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的可遵循的经验或范例。
关键词:市域社会  社会矛盾风险  多元防范化解  静安实践  治理现代化

9.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市场化运行的现状检视与优化路径——以S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为样本
作者:上海市虹口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宣一洲(上海市虹口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郁玥(虹口区法院审监庭司法行政人员))
内容摘要:“非诉”和“诉讼”作为化解矛盾的两大手段,都是推动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现实需求。然而从发展趋势来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仍停留在依靠财政补贴单一激励的境况,鲜有依靠市场化运行来达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的理想状态。以全国第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商事调解机构—S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为例,通过2011-2020年间调解中心受理案件数据的实证分析检视其市场化运行的现状与实践困境,结合法经济学理论,从诉讼当事人的货币成本、时间精力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推进S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市场化运行的重构理论,分别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大视角提出对策建议。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只有更好地走向市场化,才能供应更高质量的专业解纷产品,自身的发展也才更有生命力,最终实现供给价值与自我发展的双向提升。
关键词:法经济学  非诉讼  纠纷解决  商事调解机构  市场化  司法

10.市域社会全过程式多元共治的思考与探索——以杨浦滨江打造人民城市示范区的实践为例
作者:上海市杨浦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陆奕绎(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张建中(杨浦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万道军(杨浦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包静砚(杨浦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四级主任科员),章智栋(杨浦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四级主任科员))
内容摘要:我国对关于社会治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治理以来,相关研究和实践愈发活跃,但对标党的部署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进一步深化多元共治格局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依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在治理实践中突出多元共治的全过程性,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培育积极理性参与主体的重要抓手,破解治理难题的有效路径。杨浦滨江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发源地,针对治理过程中面对的新课题,充分发挥市域社会层面统筹协调、掌舵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格局、激发市场主体治理热情、盘活高校和社会组织等资源力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社会治理  多元共治  全过程参与  人民城市  治理现代化  治理理念

11.深耕“数字智治”全力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中黄浦区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上海市黄浦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汤宏(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王斌(黄浦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倪健(黄浦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朱佳(黄浦区委政法委平安室主任),刘旭洪(黄浦区委政法委平安室干部))
内容摘要: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所在区,区位重要、人流密集、要素复杂、多方关注,市域社会治理面临巨大挑战。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发布的《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要求,上海这座智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多层次需求。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一定是极具温度的;而城市“智慧”的程度有多深,人民美好生活的“成色”就有多足。近年来,我区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中,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用好“数字智治”力,全力打造黄浦区“智慧治理”的“引领效应”和“名片效应”。严格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全力提升黄浦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  治理数字化  人民城市

12.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社区平安协同治理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实践为例
作者:上海市闵行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黄林平(上海市闵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课题组成员:许忠辉(闵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吴清荷(闵行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主任))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社区作为社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单元,是连接人口和各类资源的基本节点,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新时代下社区平安治理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治安”层面,而是对社区管理效能、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以闵行区关于市域社区平安协同治理的实践为例,在市域社会视角下,要完善社区平安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治理架构,提升社区平安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市域社会  社会治理  现代化  协同治理  共建共治  平安治理

13.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探索——以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为例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陈云彬(上海市宝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陆平(宝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凡荣(宝山区委党校讲师),范文骏(宝山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主任))
内容摘要: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域社会以其完备的空间、资源统筹协调等诸多优势,使其在新时代的国家治理方面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按照党委领导、三治融合和科技经济双引擎支撑,宝山区结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视角,统筹资源、城乡协同发展,探索市域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路径,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域社会  治理现代化  城乡协同发展  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  国家治理

14.市域社会治理视野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以上海市J区行政检察监督办公室实践探索为样本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张劲松(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王春丽(嘉定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检委会委员),沈梦昕(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五级检察官助理))
内容摘要:检察工作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行政检察作为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如何通过机制创新,解决制约当前行政检察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上海基层检察机关通过在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行政检察协调机构,打造了一条法律监督、政府建设与社会治理之间新的联接地带,并不断完善协调机构的组织架构、程序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构筑“行政+检察”的良性互动格局,增强行政检察与社会治理的耦合度。借助该行政检察协调机构,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实现检政协同发展,真正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行政检察的力量。
关键词:行政检察  市域社会治理  监督办  法律监督  机制创新  治理现代化

15.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价值转向与实现路径——基于上海市青浦区幸福社区建设的案例
作者:上海市青浦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顾骏(上海市青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辛方坤(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欢欢(青浦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四级主任科员),杨杰(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三级警长),徐丽娜(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四级警长))
内容摘要:社区不仅是城乡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落脚点。通过对我国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梳理,发现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虽然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特点不同,但基层社区工作越来越深入居民生活、越来越注重情感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地方都在打造形式多样的社区共同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青浦区的幸福社区建设为案例,分析了幸福社区建设的逻辑进路及其建设路径。研究发现,幸福社区建设不仅回应了基层治理中“找回居民”的理论建构,也是“五位一体”治理体系的生动展现。通过营造互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居民可以走出家门、进入社区,降低社会风险。实现基层社区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需要宏观的顶层制度设计、中观的社区建设内容及微观的社区治理方式共同推进,形成常识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
关键词:幸福社区  人民城市  共同体  价值理性  社区治理  社区共同体

16.德治教化在上海市奉贤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上海市奉贤区委政法委(课题组负责人:顾军(上海市奉贤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课题组成员:徐华君(奉贤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宋晓敏(奉贤区委政法委综治室负责人),卫文(奉贤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杨世豪(奉贤区委政法委综治室科员))
内容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冲击而坚守根基,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把国家治理现代化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德治教化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德治  美治  实践探索  法治  中国特色

17.城市空间区域功能转型重组背景下的社会末梢治理创新研究——以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新华路派出所辖区治理为例
作者:褚强(上海公安学院交通与监所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柴俊勇(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城市原有空间区域功能转型重组,这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也是社会结构的重组,包括居民结构调整、社会业态格局重置等多维度变革。其中,由于不同功能区域的物理空间重合、基层治理单元设置缺陷等原因,导致出现基层协商治理失灵、管理与服务错位等问题。对此,课题组以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新华路派出所辖区为例,深入分析该地区在城市空间区域功能转型重组背景下,基层治理面对的新情况、新需求和新挑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有关加强市域治理,特别是市域基层治理的工作部署,结合地区探索实践,从多元化治理主体挖掘、常态机制建设、回应民需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由党工委统筹领导、辖区派出所担当枢纽的社会末梢联动治理模式。
关键词:城市空间  区域功能  社会末梢  联动治理模式  基层治理  市域社会治理

18.《住户守则》是减少社会矛盾的内生机制探索
作者:汤啸天(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矛盾的源头防控机制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大任务。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住户守则》的做法是减少社会矛盾的内生机制探索。《住户守则》于法有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不断开展民主协商的成果。社会治理既要有依法而治的“标准件”,也要有践约而行的“定制件”。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做好“治未病”的工作,从“关系治理”走向“规则治理”。
关键词:社区治理  《住户守则》  依法而治  践约而行  关系治理  规则治理

19.协同治理视域下的新时代人民社区建设:以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为例
作者:黄一欣(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办事处主任)
内容摘要:新时代人民社区建设,既是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必要举措。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的实践表明,创新工作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与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治”融合,是推进人民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推进新时代人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坚持协同治理理论,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凝聚人民社区建设的多方合力,着眼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建设目标和原则,立足积极推进街道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社区软实力,服务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协同治理  人民社区  协同发展  基层治理  公共服务  软实力

20.新时代检察机关信访申诉案件纠纷实质性化解机制研究
作者:韩东成(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铁检分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张元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铁检分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内容摘要:新时代检察机关信访申诉工作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愈加凸显、多主体参与方法愈加明确、彰显司法温度要求愈加明晰、实质性化解目标愈加坚定等新趋势。现有处置信访申诉案件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如听证制度的适用存在选择性,“参加人”的“针对性”不强;领导包案制度缺乏广泛性和刚性,包案范围尚未具体明确;司法救助制度适用案件范围有待统一,适用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信访申诉终结程序与前置诉讼监督程序的法律效果无实质性差异等,加之来访人存在法律“工具论”、检察监督“万能论”、对传统人治的执念等片面认知,接访检察人员心理干预疏导能力欠缺等因素,导致在信访申诉案件纠纷实质性化解上存在一些诸多障碍。未来应培育全社会的法治信仰,弘扬正确的检察监督理念,优化检察听证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包案制度,完善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制度,不断提升接访检察人员心理干预疏导能力。
关键词:检察工作  信访申诉案件  纠纷实质性化解  检查监督  听证制度  司法救助

21.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警民关系
作者:侯晓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警民关系是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进入新时代中国,为适应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需要,基层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民警察角色变化,警民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从实然和应然上看,基层警察扮演着“执法者”和“服务者”两种角色,分别由警察的政治性、法律性、社会性和人民性塑造。基层警务机制改革助推了警察角色转变,并发展出四种警民关系,即伙伴关系、对立关系、伺服关系和辅服关系。现代化的警民关系是这四种关系的结合,是由人民警察的本质所决定,是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的侧影。
关键词:警察角色  警民关系  人民性  社会治安  基层治理  派出所

22.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背景下优化上海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进路——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为视角
作者:马晨贵(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一串熠熠生辉的宝石,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其前身正是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而使其持续的闪耀下去,必然离不开上海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营造国际一流的商务生态环境。在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背景下,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为视角,探究优化上海市域科技创新的法治进路,基于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可以得出法治化是提升上海市域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分别从延伸法院审判职能、完善法律制度设计、严格政府依法行政和充分运用大数据司法统计分析这四个层面给出优化上海市域社会治理的方法论,以期通过对目前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路径进行深入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回应之策,为促进上海市科技创新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益参考,着力提升上海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司法加速度”。
关键词: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  市域社会治理  民法典  法治保障  科技创新  营商环境

23.融合为一:以一体化推进在线纠纷解决平台的重塑
作者:朱泓洁(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王馨悦(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在线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建立在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亟待革新之际,是司法实践的创新举措,以不同省份三家法院在线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建设作为切入点,并结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在线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的比较研究,并通过对法官、调解员、当事人三类用户群体进行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总结归纳出目前在线纠纷解决一体化平台存在的四对矛盾,并从夯实基础,健全保障措施;优化程序,重构衔接路径;保障履行,消除后顾之忧的逻辑进路,提出针对四对矛盾以及吸收域外经验的对策和价值期待,以期通过平台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激活多元主体联动效能,撬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
关键词:一体化  在线纠纷解决平台  社会治理现代化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人民调解  执行程序

24.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直辖市未成年人犯罪防控问题研究——基于天津市近三年办案数据的分析
作者:李文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赵文静(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林晓萌(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内容摘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它强调高度关注市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解决本区域社会治理问题,为直辖市的未成年人犯罪防控工作提供了更高站位的思路引领。通过对天津市检察机关近三年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分析发现,近年来直辖市中未成年人犯罪受社会环境影响、呈现出新的市域特征和趋势。未来应当立足市域社会治理视角,遵循“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更加精准地做好犯罪预防工作,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社会化体系。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未成年人  犯罪防控  犯罪特征  治理现代化  司法

25.上海市浦东新区政法机关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机制研究——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浅析与探索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
内容摘要: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关系政法机关公信力,关系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大计,中央高度重视。当前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包括:存在轻视主观思想,执法方式不规范,管理方式较为守旧,工作流程有待优化,处置不及时,监督有盲区,权利保障不到位等。在浦东新区公检法涉案财物共管工作的基础上,为破解涉案钱款管理难题,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和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积极探索以“一案一人一账户”为核心的新的管理机制,并取得了有益经验。推进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一体化,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努力,即在刑事司法中树立案件和财物并重的观念,探索建立刑事诉讼涉案钱款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融合金融机构的资源优势,将监督管理环节前移,加强对涉案钱款的权属甄别,强化对涉案钱款的依法判决和及时处置工作,加强刑事诉讼涉案钱款处理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政法机关  涉案钱款管理  一体化管理  一案一人一账户  刑事诉讼财产权益  刑事司法

2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背景下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上海市长宁区委政法委(题组负责人:孙嘉丰(上海市长宁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课题组成员:褚凯华(长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宋宇平(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二级主任科员),管健(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副主任),俞晴(长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室四级主任科员))
内容摘要: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的发展理念,为了推动人民调解健康发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我国未来仍需要重视依法调解作为人民调解的制度基础,加强人民调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程度,探索建立并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的综合平台,探索发展人民调解的“智慧调解”系统,逐步提升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水平。长宁区按照“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夯实基础、区域联动”的原则,通过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以打造区级枢纽型功能性综合平台—区大调解服务中心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提升和发展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多元调解力量相衔接、区域资源整合联动的“1+2+3+X”的区域化大调解体系,初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系统、联动、有效”的综合目标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突破。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  人民调解  矛盾纠纷  多元化解

27.“分”与“合”:非诉纠纷争议解决之实现路径——以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大”速裁团队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为切入点
作者:吴瑞益(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安冉(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人民法院在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作为法治保障机构积极探索非诉纠纷争议解决方式,重构诉讼与调解融合对接新机制。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闵行法院)速裁团队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宗旨,塑造“整合+延伸”多元共治新模式,构建“速裁+调解”解纷新体系,总结“平台+机制”衔接新做法,聚合“线上+线下”科技所赋新动能,在服务群众民生、强化司法保障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总结闵行法院速裁团队以非诉纠纷争议解决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实践经验,进一步剖析问题、总结提炼,在提升思想认识、完善配套服务、深入基层触角等并向发力,探索矛盾化解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非诉纠纷争议解决  先行调解  法治保障  治理实践  矛盾化解

28.风险防控视角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作者:于龙(辽宁省公安厅《辽宁公安研究》编辑、研究员),罗颖(辽宁警察学院治安管理系讲师)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社会治安领域内的各种风险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面临的客观形势。当前在大连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在防控力量、防控手段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以风险防控为视角,探讨大连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避免和减少各类社会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风险防控  立体化防控体系  社会治理  治安  社会转型期

29.基层法院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的路径探析——以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为视角
作者:夏群佩(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管办主任),洪海波(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助理审判员)
内容摘要:基层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既是法院自身角色定位的应然要求,也是基层治理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为法院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并积极发挥推动、保障作用搭建了平台。以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为视角,介绍目前实践中各地法院以团队或者整体二种方式入驻“矛调中心”的运作流程、具体策略,分析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的客观效果,包括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围绕建设“重要窗口”标志性工程,确立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矛调中心”“四大”目标定位与“四项”改进措施。
关键词:社会治理  基层法院  诉讼服务中心  矛调中心  纠纷化解

30.新时代中国检察权的运行逻辑、范式及再思考——以检察机关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为视角
作者:王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李业青(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
内容摘要:检察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的位置,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能配置与定位,并在运行范式上体现出新的特色和属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之于检察机关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检察机关应立足中国国情、司法实践和法规体系,从检察权的历史性架构、结构性价值、制度性安排等逻辑向度,完善其法律监督属性的宪法定位,明确法律监督权、法制保障权和社会治理权是新时代检察权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三个运行范式,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好协同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一些新探讨和再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  检察权  运行范式  社会治理  司法实践  法律监督

31.网络空间犯罪:发展趋势、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
作者:王俊超(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卫东(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博士生)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网络空间犯罪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且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当前网络空间犯罪呈现出多种样态:恶意勒索软件出现,网络攻击事件愈演愈烈;数据安全犯罪严重,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网络融合新型信息技术,催生新型犯罪模式。同时,网络空间犯罪国际规则制定主体的阵营化、规则内容的碎片化、规则适用的区域化困境凸显已难以适应网络空间犯罪治理实践的需要。为此,有必要以联合国为规则制定主平台,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联合国宪章所确定的国际主权原则为基本原则,制定网络空间犯罪国际治理规则。
关键词:网络空间犯罪  国际治理规则  网络命运共同体  信息时代  国际规则  犯罪治理实践

32.数字检察视下“网络+检察”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
作者:赵辉(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露(浙江省衢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
内容摘要:新时代检察机关面临多重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基层治理也面临着调整升级的新要求、新局面,强化法律监督的基层基础、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是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转型发展可以探索的新问题、新领域。通过厘清网格治理中检察工作的职能定位以及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基层基础薄弱、刚性不足、人民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发掘“网格+检察”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夯实法律监督基层基础、探索网格监督线索案件化办理、坚持个案办理和类案排查相结合等推进法律监督工作转型发展的方式方法,通过对衢州地区“网格+检察”工作机制的分析、延伸和展望,以期为大数据时代法律监督网格新形态构建提供鲜活样本和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网格  检察  法律监督  数字检察  大数据分析平台  社会治理

33.智慧网格建设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机制——基于浙江省温岭市“岭格治理”平台的研究
作者:唐诗杭(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干部)
内容摘要: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机制,优化基层网格智能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实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温岭市紧扣时代特点,强化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社会综合服务治理平台,为全省全国治理现代化提供台州经验。由温岭市的网格治理经验可发现,以多元网格塑造治理结构、以党建引领带动网格治理、以云端智能实现精准把控、以部门协同优化工作流程,能够改良治理机制与服务流程,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实现实质性的社会参与,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基层网格  市域社会治理  智慧  党建  信息时代  网格化管理

34.论检察机关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职能履行与业务变革
作者:孙伟(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内容摘要:检察机关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守护者、贡献者与受益者。检察机关应当立足于打击犯罪职能,维护城市数据安全,遏制网络犯罪。检察机关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可以贡献推动社会综合治理、保障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等多种力量,助力转型成功。检察机关在转型中受益于数字化平台带来的技术赋能与信息开源,推动检察机关自身业务的不断变革与进步。检察机关应当积极拥抱城市数字化转型,通过内外互通的组织变革、培养专业人才团队、强化自身业务能力,并最终服务保障城市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城市数字化转型  检察职能  业务变革  检察机关  数据安全  组织变革

35.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为样本
作者:米振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原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练红(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峰(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丁宁(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三级法官),吕健(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法官助理),李超(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监庭(审管办、研究室)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新概括,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治理方式的最新阐释。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价值和制度优势等问题,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和比较维度三个维度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与制度优势,然后分别从正当性前提及制度性内涵两个角度论证司法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提出司法民主是司法公正、司法公信的制度基础,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司法民主与司法权威、司法专业化的辩证关系;最后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三个方面的实践为例介绍基层法院对全过程民主的探索。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  司法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治理  人民民主

36.行政法治视下的数字政府:文献述评与反思
作者:刘学涛(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内容摘要: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数字化发展是数字时代的产物,目前已从电子政务走向政府数字化,数字政府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国家政策的明文规定与地方实践发展的日新月异均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明确数字政府研究大势所趋。通过对中国知网以“数字政府”为检索词进行主体检索的筛选、分析可以将目前国内的研究分为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法治视角、法治保障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缺乏域外吸收,实证研究不足、缺乏经验总结。在新形势下,我们应以法治政府为引领,对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从而更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关键词:数字政府  电子政务  自动化  数字法治  法治政府  国家治理
往期精彩回顾

陈辉|信息化与智能化:科技创新语境下的司法应对与变革

郑和园|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协同共治格局:困境、基础与关键

谢国儿|一个系统工程:论科技创新的个人破产法治保障

陈吉栋|算法化组织的法律性质

陈玲|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发展与教义适用——以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为中心

戚建刚等|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数据要素保护的行政法规制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